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但地区间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虽然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以及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之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等,但迄今为止不仅“振”而未兴,反而经济增速下滑,人口外流严重。如2000年、2010年、2019年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25%、7.19%、5.09%,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42%、8.07%、7.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4.1%降至2019年的2.6%,同期税收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3.4%降至2.3%。此外,产业结构老化甚至退化,新兴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不仅原有的优势未被发挥,新的机遇也未能很好地抓住和利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东北地区虽地处祖国边陲,但地缘政治地位非常重要,交通便利,既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又有良好的工业和教育基础,不仅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具有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试验田”和示范区的条件。因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出发,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东北振兴的经济学选择
东北振兴是一个历史问题,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包袱,也承载着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任,需要从人类文明演进中寻找智慧,从世界各国、各地区盛衰兴亡的历史记录中吸取教训,借鉴经验;东北振兴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平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东北振兴更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需要多管齐下,系统谋划,战略统筹。
1.只从经济角度发力难以实现东北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要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并且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的准确,战略上谋划的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实际上,东北振兴之所以成为历史问题和“老大难”问题,就是因为过去没有学会科学思维,尤其是缺乏战略思维,缺乏系统观念和系统设计,把东北振兴仅仅看作是经济振兴,而经济振兴又主要看作是区域生产总值的增长。东北振兴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只从经济角度发力难以实现东北振兴。因此,要振兴经济,就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完善的经济学理论。理论不完善,意识(认识)错误,不仅会事倍功半,还会南辕北辙。只有扎根中国文化,放眼世界文明,深析历史与实践,着眼高质量发展,才能创新理论,完善制度,指正方向,才能解决东北地区的区域不平衡发展和两极甚至多极分化问题,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2.试图依靠西方经济学理论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是幻想
当今流行的、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的是西方经济学。实际上,西方的“经济”和“经济学”分别是“家庭(财富)管理”和“富国策”之义,完全不同于中文的“经世济民”。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由唯利是图所决定的以物(利)为本和经利济资,虽然从表面上看倡导自由、平等,但实际上由于人们在历史上的起点并不相同,又经历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造成贫者愈贫而只剩下出卖其劳动力的“自由”;由于其信奉经济达尔文主义,在经济领域实行优胜劣汰的零和博弈,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不仅不是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反而是两极分化和不平衡发展。以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为例,不管是区域内发展理论,还是区域间发展理论,也不管是点极轴优先发展理论,还是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其出发点都不外乎追求利润和收入,其结果也都不外乎产业结构畸形和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试图依靠西方经济学解决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人群之间不平衡发展问题只能是幻想。
3.中国经济学是实现东北振兴的有效选择
中国经济学是以中国优秀文化为基础和灵魂,继承了中国文化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的传统。其以人为本、经世济民的基本要义反映了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和情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党和执政的宗旨;既反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要求,又为解决包括不平衡发展和两极分化等在内的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具体对策。因此,要彻底解决包括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经济学问题,只有依靠以中国文化(准确地说是中华文明)为基础和基本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社会运行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形成的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是远高于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所揭示的经济、管理规律的经济管理科学。
二、东北振兴的制度设计
东北振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谋划地区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的要求,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首要位置,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更新观念,激发自我活力。
1.从改善营商环境和树立东北亚样板入手设立大东北特区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从东北地区的情况看,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法治建设不够完善,一些政策制度落实难;服务企业能力不强,甚至有的故意制造困难;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不重视研发和培训投入;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甚至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推诿扯皮、不按时兑现承诺等现象。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认识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从管理上讲是制度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和角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根本上创新体制机制,既为个人全面发展和积极上进创造机会,为单位、公司创新发展创造条件,又对墨守成规、得过且过进行训诫,对违规违纪、不作为、乱作为进行惩罚。为此,我们建议设立大东北特区。
“大东北”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的范围除东北三省外,还有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设立特区的目的是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成功的经验,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适宜的营商环境,在刺激当地人的生产、创新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激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热情,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东北亚样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区域示范。
2.设立大东北特区主要体现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
要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通过制度和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全生产要素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建立既有发展动力又有发展能力、既有竞争力又有凝聚力、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实现政治民主、生态文明和文化繁荣的营商环境。
设立大东北特区要与人事制度,特别是就业(退休)制度、休假制度、社保制度、继承制度等的改革结合起来。一是除国家公务人员及特殊情况如疾病、残疾等外,取消固定退休制度,在满足最低工作年限如40年和最低退休年龄如65岁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确定退休或不退休,以及什么时间退休;二是取消目前的全国法定假日制度,实行“三三一工作制”,即原则上实行每周三天工作制,剩余的四天实行夫妻三天倒休,一天公休。在保证年度工作不少于156天的前提下,也可以由夫妻双方与所在单位协商,定期或临时确定休息时间。这样可以充分体现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效果,减轻人类的劳动负担,使人逐步成为真正的人。此外,既可以减少请假,又可以避免法定假日交通、旅游等的拥堵,既可以方便照顾好父母和孩子,还可抽出时间充实学习,加强自我和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全民素质,更体现了美好、和谐生活的需要。三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与废除继承权配合,原则上实行自我负责的制度,即除非出现重大疾病及残疾等情况,其他人一律自己缴纳社保、自己储蓄,在退休后完全根据自己缴纳的社保和储蓄由自己安排享用退休金。
3.设立大东北特区要与发展教育相结合
教育是促进和实现人的新陈代谢的基本途径,因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责任。东北地区要全面、全力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把教育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抓住提高“认识”这个“牛鼻子”,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国家不仅要为每一个人创造接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如实行“三三一工作制”,实行个人、家庭、单位、学校、社会、国家六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还要实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如实行严格的结业和毕业考核制度;不仅要加强各级各类单位及各层次人员的形象建设,充分体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成就,还要严把宣传关,特别是要加强对网络宣传教育的管理。二是降低入学年龄,缩短学制,实行通识教育而非现在的专业教育。三是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教育不是强制输入和接受知识,更不是考试和高分,而是使现实的、不完善的人逐步成长为理想的、完善的人,是从幼儿养性开始,到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过程。四是改革教育的方法,从“诚意正心”的“知止”开始,所谓“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与《道德经》所讲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以及“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谋而合,也与我们日常所教育的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异曲同工。
三、东北振兴的产业选择
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是全方位振兴,但从经济角度讲,主要的问题就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又是主导产业的选择,东北振兴的产业选择要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前提,以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基础,以建立大东北特区为突破,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全民素质的前提下,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占领价值链顶端,通过产业的数字化、生态化、文化化和数字、生态、文化的产业化,实现农业、重工业、文化旅游业和金融业等主导产业的更新升级和融合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全面发展,形成相对独立、完整且又与内地、周边国家乃至国际市场有机联系的产业链。
1.产业发展的原则是实行产业的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新一代数字科技的支撑,把企业、产业及其产品、组织、管理等的产生、运行与发展全过程,特别是技术和供应链的数字化、信息化进而智能化。产业生态化是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和标准推动企业和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发展,避免破坏生态,损害自然环境。产业文化化是从认识并总结企业、产业产生、运行与发展的规律入手,认识并总结出反映创业者、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等关于自然界、社会、人类以及企业制度设计、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组织运行、产业互动依存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并使之成为企业和产业的标准及约束力,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显然,不论是产业的数字化、生态化,还是文化化,所产生的效果都将不仅仅是“三化”本身,而是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即在对传统企业和产业理念变革、模式改进、质量提升的同时,形成的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新标准。与产业的数字化、生态化、文化化相对应和协调,目前,数字产业化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已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产业化也开始发挥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碳交易将刺激生态产业迅速崛起,带动健康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化也将随着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文化与日常生活、生产的紧密融合,特别是在文旅融合、研学升级和规范管理的推动下,成为传承文化、助推经济、沟通人心、和谐社会、实现民富国强的支柱产业,体现出软实力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再一次展现出中华文明无可比拟的魅力。
2.抓“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生态食品基地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生态基础好,山水林地相间,不仅被称为我国的“粮食市场稳压器”,也是重要的林木渔业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2019年,仅东北三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就达2347.176万公顷,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0.2%;粮食产量达到13811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0.8%。2020年仅黑龙江的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含有机食品)就达8513.7万亩,比上年增长4.8%。绿色食品认证个数2936个,增长4.7%。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1699万吨,增长1.7%;实现产值1598亿元,增长0.8%;实现利税90.2亿元,增长0.4%。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92.3万户。从周边国家情况看,日本人多地少,农业产值和粮食自给率都很低,大量食品需要进口,是世界上主要食品进口国之一;俄罗斯土地资源虽十分丰富,但人力资源不足,气候条件较差;韩国的稻米自给率较高,但其他食品的自给率较低,也需要大量进口。从国内发展条件看,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健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可通过建设加工园区,建立优质商品粮基地和建立产销区储备合作机制以及提供资金、人才、技术服务式开展产销协作,从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东北地区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安全需求;发挥现代科技优势,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挥政校研企“协同创新”的优势,抓住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的机会,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产业小镇。
3抓“硬核”升级重工业,抢占产业链核心地位
东北地区有发展各类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丰富矿产资源和强大工业基础,只是没有利用和发挥新技术革命的条件和机会及时升级更新;东北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国际合作的条件,但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供应链连通的作用,提高国内区域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切不可“自废武功”,迷信西方理论和宣传,盲目放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片面追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必须根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走以区域自循环为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导、以国际大循环为补充的开放发展之路;必须根据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要求,走以强化研发和创新驱动为基础、以工业支撑和信息引领为主导、以拉长产业链、升级价值链、深化区域及国际分工合作为补充的共享发展之路;必须根据产业生态化和文化化的要求,走以生态工业园区为基础、以文化工业园区为主导、以工业研学与旅游为补充的绿色发展之路。
4.抓“软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展现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与生产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区域、人群特点的对自然界、社会以及人本身的认识和看法,反映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与生产过程之中,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地区传统和民族文化,还有着令人惊叹的红色文化和跨境的国际文化,更有着一直被忽视的现代产业文化,由于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不过,东北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不可重旅游而轻文化,不可重身体“日行千里”而轻头脑新陈代谢,需要在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旅游一体化发展时重视该地区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使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既带动各相关产业发展,又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既可增强区域凝聚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合力,又可提高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吸引力,促进“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