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大小房企都过得挺难的,很多同行感慨说这一行是不是真的走近夕阳了?其实这种担忧一直都有,但并不准确。
一个行业,其规模可能会扩大或收缩,核心技术可能会革新或转向,但很难说它会不会老。就好比纸媒的没落,难道是因为新闻老了吗?那只是承载和传播新闻的形式老了而已。
同理,未来会走向衰老的不是地产业,而是那些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房企。房子作为商品是不会老的,只有建造房子的思维会老,房子的呈现方式会老。
有人说,从近期的众多消息来看,房地产估计要触底反弹了。但明源君认为,即使这一波成功反弹,也注定会有许多房企走向衰老,追不上那些经历过逆境变革的涅槃同行。
那些总是蜷缩在舒适区的房企,到底老在哪里?为什么总在错过焕新的机会?它们所显露出来的弊病,值得每个房企保持警惕。
操盘思维老
产品和营销都落后于时代
房企衰老最严重的影响就是操盘端,思维一旦跟不上真实客群需求的演变,那么在产品和营销上,都不可能出现有效的产出。
一、产品定位沉迷于复制,与市场脱节
购房群体的年龄结构、生活方式、个性喜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富人到新中产,再到如今的Z世代,不同主流客群之间的居住需求一直在产生变化。
但很多房企一直忽略这个常识,选择最省事的方法来做产品——复制。复制竞品,或者复制自己的过去。它们的定位三件套就是考察、调研、模仿,好卖的拿来,不好卖的不看。
这种做法虽然省事,能做到快周转,但在客群定位、产品线定位等关键决策点上,思维完全是混乱的,没有说得过去的逻辑,往往与真实的市场需求脱节。
大型房企也不例外,有些top100房企过去的成就看似光辉,但近年来却遇到了口碑瓶颈,就是因为复制成瘾。
某一个产品线曾经大获成功,往后就只管复制不管优化,更不管本土化适应问题。一旦当地客群的生活方式,与固化了的产品线不契合,项目就完全卖不动,还得花大钱来调方案。
还有些房企对产品细节的忽视也令人哭笑不得,如今住宅精装修体系已经做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但还有些房企做精装仿佛停留在十几年前。
明源君刚在一线城市考察了一个即将入伙的项目,发现这两年居然还有住宅项目,在用那种无USB插孔的插座。开发商到底有没有在好好做事,其实一点点细节就能看得出来。
二、营销手法过时,形式大于内容
营销专业原本是房企里的宠儿,却越发展越被动,到如今逐渐边缘化,这个过程让不少老地产人唏嘘。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房企的营销手法,真的是很过时。
首先在前端做客研的时候,调研的维度就很过时,比如还在用职业、需求面积、价格预期等抽象、宽泛的问题,来判断客户的需求。
但现在客研做得好的房企,都更加关注置业群体的生活观念、业余喜好等维度,从客户视角来看产品的塑造,做出足够的细节来解决客户的生活痛点。
其次,在后端营销执行层面,推广投放的方式和内容也十分过时。千篇一律的刷屏海报、不知所云的造词文案等等,这都让大家习以为常了。
关键是很多营销总还玩不明白线上营销,不懂得流量的价值,一不小心还可能把社媒营销玩成土味视频。
太多的所谓资深营销总,都放弃了实事求是地工作。他们只关注营销工作的形式,却很少思考内容怎么去与时俱进地优化。就这样带着团队越躺越平,最后客户撬不动,就交给渠道去挖……
管理观念老
创意与效率被雪藏
很多房企迷恋标准化,认为这是种极好的效率工具。但许多开发商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它们执着于对标龙头房企,喜欢“借鉴”人家的标准体系,但很少检视这些成果,而且从不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新迭代。
人家的标准化都是从一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每个房企面对的问题各不相同,很难百分百适配。
但很多房企坚持犯懒照抄,推行不恰当甚至是过时的标准,结果就是落不了地,更提升不了效率与品质。
别看专业化、精细化的组织分工,已经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里发展了这么多年。但实际上很多房企的管理,还远远称不上专业化,仍然停留在一言堂的家族式管理阶段。
房企在管理观念上不稳定、不与时俱进,通常和老板的个人作风有关。很多中小房企的老板,自己也很难跳出自己的局限性,很容易以个人意志影响公司发展。
虽然难很多房企说要学互联网公司,搞扁平化管理、大学式氛围,但其实根本做不到。因为房企和互联网大厂的最大差别在于,房企的核心资源是被老板绝对垄断的。
在互联网公司,员工比老板更有才华、更懂商业,从而获得公司经营分配权、管理话语权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在那个行业里另立山头、获取融资,也是更容易的。
所以在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管理中,天然存在平等对话的基因,谁离了谁都能活得很好。
但是在房企里,下属即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跳过老板,掌握到地产开发的核心资源——土地和巨量的资本。因此,房企的老板们是最没有意愿搞“扁平管理”的一群人。
毕竟对于老板来说,你再怎么有本事,我没项目给你做,你去哪里蹦跶?
这种心态让很多房企老板,成了一言堂的践行者,全凭个人意志做决策。长此以往,公司的业务和组织发展,就会慢慢出现偏差。
而且在这种的管理风格下,组织内部的层级意识也会相当严明。从老板到职业经理人,全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职权,下意识地去压制下属。
那些具有创意的想法,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很容易被这种管理方式压制。最终组织逐渐停止进步,只剩下内卷。
组织架构老
职能分工跟不上市场的变化
常见的房企职能架构,地产人都非常熟悉,无非就是那几个部门,那几种分工。但是随着市场和行业内部的变化,这几年在地产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又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分工需要。
比如近年独立出来的客研部、新设的互联网营销部、龙湖大力发展的数字科技部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房企新的发展需要,而延伸出来的新专业、新工种。
针对重要性日渐上升的工作,独立设岗、招团队,要比放在原来的组合架构下更科学。独立的权责能够让这些新专业,更自主地开展工作,公司也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
但是大多数房企,仍然在沿用最传统的架构,没有让组织去适应市场变化。这种滞后的组织架构形态,在如今充满变数市场中,迟早会陷入无人适用的尴尬局面。
大约是因为过去中国房地产发展得太成功,以致于大量房企沉醉于“范式”,对于外界的刺激,反应相当迟缓。
也有可能是因为过去这个行业造就了太多的“资深者”,如果组织架构出现太大的颠覆,这些“资深者”很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因此他们也害怕变革。
还有一类房企,虽然很积极招聘新兴的岗位,但其实只是跟风,公司并没有想好怎么用。这更像是老板去超市买菜,说这个好给我来一个,那个好给我来一个。
最后人招来了,却没有对应的管理考核制度、职业发展通道。新老岗位之间,还很容易出现职责重叠、权责边界不清的问题,反而激化内耗。
发展心态浮躁
缺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过去大多数房企的发展观念和路径,都以快周转、扩规模为主流,很难同时兼顾到长期主义。对于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问题,通常缺少投入的决心和动力,完全没给自己想后路。
这种战略选择如果放在过去,那简直是顺风顺水。但现在政策管控环境如此严苛,三条红线、集中供地、房产税等等一系列王炸甩出来,那些只知道追求规模的房企,一下子就被打蒙圈了。
目前地产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讲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对于房企来说,也就是到了讲求自律,比拼创新研发和产品质量的时候。
但这一年来我们能看到不少房企,在新政的冲击下集体躺平。他们发现原来的扩张模式走不通,但过去在研发、创新、运营等板块的投入又不够,一下子不知道往何处发力……
还有一些房企加速布局多元化,但大部分只是出于焦虑,很少把研判和风控做到位的。到了新的业务领域,要么过于谨慎、不舍得投钱投人;要么盲目跟风,结果把本儿都折了进去。
这些房企本质上是保守主义的,他们只愿意在收益明确的领域花钱,但对收益不确定但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上,则极其谨慎甚至是吝啬。
而到了现在这个比拼产品力、创新力、服务力的时代,短视的不良后果就彻底暴露了出来。有些房企能在不同的赛道之间灵活横跳,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另一些房企却只能被困在原地。
结语
在近两年的逆境中,房企们其实一直在分流。有些房企选择主动作为,谋求从内而外的转型;但有些房企选择躺平,抱着侥幸心理等待风暴过去。
逆境暴露了房企的老态,但也给了它们快速反应、变革进化的机会。所谓的行业深度调整期,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各房企的内部调整,包括思维和行动。
这两年也许会是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一部分房企会从危机中重整,走出中年焦虑;另一部分则只能熬过中年,不可挽回地走向衰老。